超纯水机的选购需以水质需求为核心,综合权衡技术配置、经济性与运维便利性。合理选型结合规范维护,可使设备长期稳定输出高质量超纯水,保障实验精度与生产效率。
以下是关于超纯水机选购要点的详细阐述:
一、明确水质需求与应用场景
水质等级匹配:根据实验类型选择对应标准的水质。例如无机痕量分析(如IC、AAS)需≥18 MΩ·cm的高电阻率。
关键指标优先级
电阻率/电导率:反映离子浓度,实验室一级用水要求电阻率≥18.2 MΩ·cm(25℃)。
总有机碳(TOC):有机物污染影响化学和生物实验,超纯水TOC一般需≤5 ppb。
微生物与颗粒物:细胞培养需细菌内毒素≤0.03 EU/mL,需配备UV杀菌等模块。
二、评估用水量与产水效率
日均用水量:遵循“设备小时产水量≈日用水量×2”的原则。
产水速度与模式:台式设备(10~40 L/h)适合小型实验室,工业级机型(如艾柯AK系列500 L/h)满足大规模需求。
三、核心技术配置与工艺选择
预处理系统
多介质过滤:去除泥沙、悬浮物。
活性炭吸附:清除余氯和有机物,需定期更换以防细菌滋生。
脱盐与去离子技术
反渗透(RO):基础脱盐步骤。
电去离子(EDI):连续去除离子,无需化学再生,适合长期运行。
终端精处理
紫外线氧化:降低TOC并灭活微生物。
超滤/微滤:截留≥0.22 μm颗粒,用于无菌制剂。
四、长期成本与维护管理
耗材寿命与更换成本:RO膜(23年)、EDI模块(35年)、终端过滤器(6~12个月)需定期更换。
模块化设计与智能化:优先选择可扩展的模块化设备,便于升级维护。智能功能如触控屏、自动报警提升操作便捷性。
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:确认供应商是否提供快速响应、耗材供应及现场调试服务。